一把手主体责任,是指党政机关一把手对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负总责,是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必须牢固树立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理念。近年来,总书记多次强调一把手主体责任,并明确指出:“各级党委(党组)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,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。”充分理解和正确履行一把手主体责任,对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。
一、一把手主体责任的主要内容
根据党中央和国家有关规定,一把手主体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:
1. 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
作为党政机关一把手,必须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坚决维护总书记的核心地位,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。要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,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,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全面加强党的建设,严明党的纪律,净化党内生态。
2.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第一责任人责任
一把手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,亲自部署、亲自检查、亲自推动。要带头遵守党纪党规,带头廉洁自律,带头改进作风,以上率下,层层压实责任,形成一级抓一级、一级带一级的良好局面。
3. 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
一把手要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,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、管理权、话语权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,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错误思潮和有害言论。
4.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第一责任人责任
一把手要率先垂范,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坚决反对“四风”,自觉接受监督。要抓好本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的监督检查,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严肃问责。
二、一把手如何履行主体责任
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1. 强化思想认识
一把手必须深刻认识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切实增强“四个意识”,牢固树立“不抓党建是失职,不严党纪是渎职”的意识。要把履行主体责任作为责任和分内之事,牢牢抓在手上,扛在肩上。
2. 压紧压实责任
一把手要亲自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,把责任分解到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,做到层层有责、事事有人管。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,对履行主体责任不力、造成严重后果的,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。
3. 带头廉洁自律
一把手要带头遵守党纪党规,带头廉洁自律,带头改进作风。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和廉洁自律准则,时刻警醒自己、约束自己,做到慎独、慎微、慎欲。要自觉接受党内和社会监督,主动公开权力运行信息,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。
4. 加强监督检查
一把手要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监督检查,定期听取汇报、开展调研、督促落实。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,发挥纪检监察机关、审计机关、组织人事部门等监督力量的作用,形成立体化、全方位的监督体系。
5. 弘扬新风正气
一把手要大力弘扬新风正气,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。要带头学习和宣传党章党规,带头抵制和反对腐败现象。要积极宣扬先进典型,大力培育和弘扬清正廉洁的价值观,让廉洁从政成为党员干部的普遍准则。
三、强化对一把手主体责任的监督
一把手主体责任的履行需要全方位、多层次的监督。主要包括:
1. 党内监督
党内监督是保证一把手主体责任落实的根本保障。各级党委(党组)要加强对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的监督检查,定期听取工作汇报,开展专项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整改。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日常监督,对一把手违反党纪党规、滥用权力、徇私舞弊等行为,严肃查处。
2. 人大监督
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,有权对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监督。各级人大要通过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、开展专题调研、提出质询建议等方式,对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监督。
3. 政协监督
政协作为协商机构,有权对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民主监督。各级政协要通过提案、社情民意反映等方式,对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监督。
4. 社会监督
社会监督是保证一把手主体责任落实的有效补充。媒体舆论、群众举报、社会监督组织等,都可以对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监督。各级党政机关要畅通信访举报渠道,认真受理群众举报,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核实,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。
一把手主体责任是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制度安排。各级一把手必须牢固树立“四个意识”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切实履行主体责任,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成效。